北京加嚴標準倒逼家具行業洗牌
北京市近日連續發布了5項大氣污染排放地方標準。其中,針對木質家具制造業的《木質家具制造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被稱為家具制造行業“最嚴格的地方環保標準”,旨在控制VOCs排放,已于今年7月1號正式實施。
標準除了對木制家具制造行業生產過程中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提出要求,還對家具生產環節中的涂料性質、使用量、生產環節中的生產環境、生產工藝和設備等生產流程做了詳細規定。
對于新標準的出臺,業內人士表示,家具生產企業將面臨“生死抉擇”,如果不更換水性漆,不改善生產工藝、生產流程,達到標準要求是不可能的。
據介紹,《木質家具制造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限定值已經處于世界先進水平。
有專家表示,水性漆的VOCs排放量是油性漆排放量的1/10左右,但是由于水性漆對技術、生產工藝等要求更嚴,成本也高,目前在國內家具行業并未普及。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行業內僅有不到15%的家具生產企業使用水性漆。
北京家具行業協會副會長何法澗表示,新標準的發布實施是推動北京市家具行業產業升級的好機會,必然會通過技術革新淘汰一批落后產能。
對大多數聚集在西北地區的煤制氣項目而言,水資源問題是繞不開的一道坎兒。在水資源利用方面,《指導意見》也提出示范項目應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開展水資源論證,堅持“量水而行”,嚴禁擠占生活用水、農業用水和生態用水,嚴禁取用地下水。此外,《指導意見》中還對煤制燃料項目的環評、選址、排放標準等作出詳細要求。
開展產業化工程示范
事實上,近年來頻繁發生的煤化工示范項目污染問題已經引起監管層的注意。此次《指導意見》也坦言,國內已建成的少數示范項目雖驗證了自主技術可行性,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也暴露出工程設計、建設質量、生產運行、污染控制等一系列的問題,還不具備大規模產能建設的條件。
王磊直言,煤化工前期發展中存在盲目性,也交了很多學費。而目前來看,一些老項目可研和環評做得比較早,技術路線、環保方案等可能已經過時,監管層就不會認可。
對于眾多仍在進行前期工作的煤化工項目來說,即將到來的《指導意見》顯然將帶來諸多挑戰。今年初,作為煤制氣開閘以來首個向環保部遞交環評申請的項目,蘇新能源煤制氣項目環評被否。
此事件對行業內影響頗大,而對于新政策的影響,蘇新能源項目規劃部部長袁玉林對記者表示,《指導意見》讓煤化工項目的定位及環評標準等更加明確,公司將按要求繼續推進項目環評等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指導意見》也首次明確了煤制氣、煤制油為代表的煤制燃料示范工程的“十三五”定位:“首要任務是開展產業化工程示范,依托示范項目不斷完善國內自主技術,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單純產能擴張和重復建設的違規項目不予支持?!?/p>
本文來源:互聯網